馬歇爾.維安.薩摩斯
於1992年3月9日
在科羅拉多州博爾德接收
關於本教程
你在這篇教程裡讀到的是天使聖團通過信使馬歇爾.維安.薩摩斯講話的原版聲音的抄錄。
在此,上帝超越文字的原版溝通,被護佑這個世界的天使聖團轉譯成人類的語言和理解。然後聖團通過信使發送上帝的訊息,之後它被抄錄並被提供給你和所有民眾。
在這個非凡過程裡,啟示的聲音重新發言了。那文字和那聲音就在世界上。這是歷史上首次,原版口述啟示的錄音被提供給你和世界去體驗。
願你成為這個啟示禮物的接收者,願你敞開接收它給你、給你的生命的獨特訊息。
現在,我們將談論在世界上擁有東西和持有東西。首先,我們說,任何你有可能擁有的東西,都根本不可能與內識和智慧的價值具有類似價值或以任何方式相提並論。你必須發展智慧以體驗內識並攜帶內識。當我們談論財產時,不要認為我們在賦與它們這一價值。不要認為它們在我們看來擁有這種尊貴。
我們談論財產,因為擁有東西是身處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有些東西是有用而且有益的,並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舒適和愉悅。當然,有很多東西是毫無用處的,只會成為紛擾或者其本身就是有害的。既然你們都必須擁有東西,那麽讓我們談談擁有,並給你們提供這一理解,即最重要的是你致力於內識的喚回,並發展能夠有效表達內識的關係。
在你的世界裏,似乎有幾乎無限多的東西可以去擁有和去做。當然,有足夠的東西可以完全填滿你的時間,並且這正在你周圍到處發生著。人們執迷於東西。他們被東西所消耗。他們購買東西。他們擁有東西。他們修理東西。他們交易東西。他們賣東西。他們買更多東西。然後他們買東西來修理他們已經擁有的東西,這無限地繼續下去。當然你擁有的越多,你就必須更多地支持你所擁有的東西,因此,你必須更加努力地工作以保持你所擁有的,並希望買更多。所以,這種購買和擁有完全變成了主導。它遮蓋了生命的更偉大問題,並似乎減輕了人們因為過著一種不為他們以及他人所認知的生活所帶來的痛苦。對於擁有的濫用比比皆是。它的顯化就擺在那裏讓你去看。人們與他們財產相關聯的方式以及他們如何為了他們的財產放棄他們自己,能夠以很多很多的表現形式被認知。
擁有東西是件壞事嗎,當存在著那麽巨大的濫用時?這是壞事嗎?對此的答案需要一些解釋。答案為是,這可以是壞事。擁有很多東西是一種巨大的劣勢,不是因為它本身是壞的,而是因為它把你的思想從其他更重要的事情那裏帶走了,並且它讓你保持著從你自身的解離。你所生活的世界專注於擁有東西和買得起東西。事實上,對於人們的估價,是通過他們擁有多少東西,他們為之付出了多少努力,以及他們是如何積累它的等等來進行的。對財富的積累是一種不斷增加的負擔和始終主導性的焦點,它遮蓋了過一種真正生活的可能性。
擁有東西可以是壞事。然而,擁有東西是生命的一個事實,你必須擁有一些東西從而能夠成功地在世界上運作。在此,你認識到你不是一個苦行僧。你沒有選擇一種禁欲生活,你也沒有生活在寺院裏。你必須擁有很多東西以便在世界上運作,那麽你在哪裏劃出那條界線呢?這是問題所在。問題不在於擁有東西是好還是壞。問題在於在哪裏劃線。
在此我們必須再次回到內識,因為只有內識知道你需要什麽以及你不需要什麽。如果你對內識敞開自己、等待內識並堅守內識,那麽你將有機會認知在哪裏為自己劃那條線。沒有這一點,你就會根據無論何種你所認為的更良好價值觀來試圖模仿其他人。你又在試圖活出一套生活標準,根據你自己的價值體系或是根據你認為比你更好的另一個人的價值體系。但是在此你無法劃出那條線。在此你又是純粹通過試驗和錯誤在運作著。當你通過試驗和錯誤進行運作時,失望不斷伴隨著你。如果這是你所選擇的唯一手段的話,那麽要想將事情理出頭緒是非常困難的。
談到擁有,我不只是說物質的東西。我也在說想法。所以,讓我來談談這一點,這樣我們對於擁有到底是什麽,能夠獲得一種更廣闊的視野。有些人收集物品。其他人收集想法。收集想法的吸引力之一在於獲得令人興奮的思想以及獲得擁有一種洞見的快感,這就和購買一件新東西的快感一樣——或許是一件新衣服,你獲得了幾天穿著它的快感,然後它就變成了一件衣服,又一件東西。人們往往以同樣的方式來看待洞見。他們擁有了一個洞見,哦,他們非常興奮,並且他們認為它是如此有意義。他們驕傲地帶著它四處走,熱切地和他們的朋友分享它。過了幾天之後,好了,它只是另一個想法,被添加在已然存在的數以百萬其他想法之上。因此,擁有洞見就像買一件新衣服或一雙新鞋子一樣。那種快感很快消失了,而你擁有了又一件東西。
擁有東西不只是收集物品;它也是收集想法。很多人收集想法。他們一直在尋找新想法,當他們找到新想法時,他們說:“哦,這太有趣了!多麽有趣的一個想法啊!太棒了!”他們讀一本新書,然後說:“哦,一本偉大的書!哦,多麽巨大的洞見啊!”他們對這本書興奮了幾天,然後他們繼續去找其他新鮮的、令人興奮的和有趣的東西。這就像是買小擺設一樣。唯一的區別在於一個是物質性的,另一個是思想性的。但這都是積累。人們可以擁有他們所收集的很多很多想法,甚至是針對一個特定主題的想法的巨大收藏。當然,總是有更多可以收集的,因為在想法的王國裏,你不會窮盡。但是,你在想法王國裏會發現,一段時間以後,大多數的想法和其他的想法類似。他們之間的差別並沒有那麽大。它和物品是一樣的。一段時間以後,一件就像另一件一樣——它們都是東西!
有些人認為擁有東西是可鄙的,所以他們去收集想法。有些人收集靈性修習。其他人收集靈性藝術品。收集、收集、收集——無論是物品還是想法——收集、收集、收集,直到你腫脹和充斥著所有這一切為止,並且所有這些似乎填補了你內在的虛空,而那虛空正是對內識的一個召喚。
當有人來學習大社區內識之路時,他們往往渴望著新的想法。“哦,我想要新的想法!”他們閱讀來自大社區的智慧。“哦,新洞見!新想法!太棒了!”或者他們說:“哦,我以前聽到過這些。”它就像他們所收集的其他洞見一樣。它對他們來說只是更多的想法。更多想法,更多想法。或者它是更多具有洞見的體驗。“哦,我有了一個非常偉大的體驗!”然後,當那種體驗消褪後,他們說:“這裏沒有什麽留給我的了。我要去找新的東西。”
很多人以這種方式接觸這一教程,帶著收集更多東西的想法。又或者他們的追求是更不顧一切的。或許他們在尋找一個答案。他們必須得到那個答案。他們沒有興趣收集想法,但他們必須得到某種能夠給他們解脫的東西。因此,他們閱讀來自大社區的智慧,他們發現了某些給他們帶來解脫的東西,但它只帶來幾天的解脫。然後他們的痛苦又回來了,他們說:“哦,好吧。這個教程不適合我。我必須找到別的東西。它沒有消除我的痛苦。它沒有給我帶來解脫。”因此他們去找新的東西。
有些人接觸這個教程是為了收集新想法、新洞見等等。有些人甚至認為如果他們有了這些想法,他們就能賺更多錢和買更多東西。其他人來此是因為他們尋求解脫,一種從他們困難的逃避,他們拼命地尋求。奇怪的是,他們都將失望。內識之路不是關於積累東西或者逃避東西,根本不是。正因為如此,我們把內識進階,那第一層級的學習,提供給人們。它包含著足夠的智慧,如果它能得到充分地學習、智慧地運用並被帶入關係的領域的話,它能夠超過人們大部分的需求。
有趣的是,它還會暴露人們學習它的動機。如果你學習內識進階是為了獲得更多的想法、新的洞見或者是保持興奮的話,那麽如果你繼續進行這一準備,你將能夠覺知你的動機。在某個時刻,你將認識到你的動機和內識進階所提供的是不同的,所以要不是你必須放棄這一準備以服務於你的動機,就是你放棄你的動機以加入到這一準備中。在某個時刻,人們到達了這個節點,他們的整個學習動機必須完全被重新評估。
學習內識進階的真正動機是神秘的。你這樣做的真正原因是你必須這樣做。這就是內識。唯有內識能夠推動你去找到內識。其他的興趣——積累、獲取、逃避、興奮、愛——無法帶你走向內識。即使是愛,它在大多數人的心目裏是一種比一個活生生的靈性臨在更加讓人興奮的體驗,但它也無法帶你走向內識,因為你在內識之路上會發現你有著一些非常沒有愛的、困難的體驗。它並非都是美好的、榮耀的、令人興奮的和靈性的。它是艱難的。“哦,我的上帝!在我身上發生了什麽?我曾經是一個很好的人;現在我不知道我是誰!”
所有這些學習內識之路的其他動機都必須被重新評估,因為它們無法帶你走向內識。你走向內識是因為你必須走向內識。這就像一個深深的本能,超越你的希望、恐懼和個人偏好。它就像一種歸鄉。你被吸引進來並願意做出犧牲。你願意接受挑戰並且願意做出重新評估。為什麽呢?因為你必須這樣做。這一準備不會為你承諾一個偉大的愛情生活、富足、一輛新車或一個新個性,在此你用舊人格換來一個新人格,一個更有趣的人格。不!那是在獲取財產。
獲取財產就像吃食物:如果你吃得太多,你會很飽並患上胃病。如果你買太多的東西或想法,你會很飽並出現健康問題和心理問題等等。無論你正努力尋找真理還是尋找刺激,獲取東西開始讓你生病,你必須回歸簡單,即和內識堅守在一起。和內識堅守在一起是如此的簡單,以至於它徹底地挫敗人們,因為他們在努力得到某些東西、擁有某些東西、逃避某些東西或是體驗某些東西。內識即“是”。它不是一種商品。它不是一堆帶來快感的想法。它不是一組靈性物品。
在內識進階的開始,它說:“內識和我在一起。我在哪裏?”如果你能充分理解這一課,你就即刻學到了整個準備的一半。“我在哪裏?我在做什麽?”因此,當我們談到財產時,我們在談論每個人在試圖從生命裏獲得的一切。當你努力從生命裏獲得東西時,生命逃離了你。這是令人沮喪的!
某個晚上,當天空晴朗、星星在明亮地閃耀時,擡頭望向天空,並問自己:“我想從那裏得到些什麽?”對星星講話,並說:“好吧。把它給我吧!我想要宇宙智慧的體驗或是和生命的完全親和力。把它給我!”而星星就在那裏。它們既不會走向你也不會離開你。它們既不屈服也不撤退。它們就在那裏為你存在著。
人們學習內識進階,他們說:“好吧!我什麽時候能夠得到它?回報在哪裏?我在這裏!我在修習,在一定程度上吧。回報在哪裏?”在某個時刻,如果他們堅持他們的準備,他們將認識到問題不是那個準備;問題是他們的動機。你看,沒有了它的那些財產,你的人格思想確實沒有了任何東西能夠把它合成一體。它整個的身份認同感是基於它擁有什麽,它思考什麽,以及它和什麽相關聯。因為它是人造的,它必須擁有所有這些東西並不斷更新它們,否則它就開始收縮並瓦解。因此,我們讓它收縮,不是猛烈地而是慢慢地,不是去懲罰它,而是簡單地對思想進行重新導向,去發展一組不同的能力並逐漸獲得一個不同的焦距和朝向——一個遠離累積走向深遠體驗的朝向,這樣有一天,當你擡頭望向星星時,星星在那裏為你存在著,而你在那裏為它們存在著。
順便說一下,財產問題造成了人們在關係體驗裏的大部分困難。在此,人們進入關係,他們有著所有這些期望,關於他們將要得到什麽、他們將如何得到它以及他們應得些什麽等等。因此,他們實際去體驗另一個人以及去體驗親密關係的能力變得非常有限。畢竟,如果你對於你將得到什麽、你將成為誰以及這將如何實現等等懷有如此巨大的動機的話,你怎麽能夠擁有對親密關係的體驗呢?
懷有所有這些期望以及這種積累動機,使你失去體驗另一個人的能力。它使你失去你的辨識力;它使你失去你的洞察力;它使你失去基於般配和共同方向的真正評估能力。如果你不帶所有這些積累動機地進入關係裏,事情對你來說就會是清晰的,非常清晰。但是對於一個受這些動機支配的人來說,則需要很多年才能領悟到這種顯著性——而且只有在很多期望和願望受到挫敗之後。因此,你可以看到失望是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它不可能是學習的唯一部分。
現在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對於擁有東西該在哪裏劃線。如果你跟隨我到了這裏,並在思考我告訴你的東西,思考它是因為它與你相關而不是與他人相關,那麽你就可以說:“我在哪裏劃線呢?我必須擁有一定數量的東西以便在世界上良好運作,並且我必須擁有一定數量的想法、洞見和美好體驗以便在世界上運作。現在,我在哪裏劃線呢?因為我知道我可以繼續買東西,把它們帶回家直到我家被東西填滿到屋頂為止。我可以繼續積累想法、洞見和快樂體驗直到我的思想被填充到頂,裝滿了東西為止。我知道我能那麽做。我在哪裏劃線呢?哪裏是平衡點呢?”
首先,找出你真正需要什麽以及你真正使用什麽。你真正使用的和你真正需要的是非常相關的。這既適用於物質財產,也適用於想法財產。你真正使用什麽?你真正需要什麽?人們評估他們對於給他們帶來舒適的東西的需要,他們往往認為他們的一些財產將在有一天會被需要,但不是今天或近期。你現在需要什麽?當你開始問這個問題並認真思考它時,你會看到你並不需要很多。然而,你確實需要的東西,應該是製作精良而耐久的。你與之相關聯的想法應該是持久而有益的,這樣你就不會輕易地耗盡它們。人們為他們自身薰陶所積累的很多想法和洞見是非常容易被耗盡並且沒有持久價值的;它們沒有深度並且無法提供意義。它們要不是自我陶醉的,就是只是一開始具有刺激性,而除此之外它們無法提供更多。
你所需要的是基於你所使用的。這是第一準則。如果你擁有30件衣服,而你只穿5件,那麽其他那25件有什麽用處呢?它們為什麽要佔據你生命裏的時間和精力呢?這同樣延伸到關係裏,因為某些人收集關係,就像其他人收集書籍、硬幣、植物、繪畫、衣服或其他東西那樣。什麽關係對你是真正重要的?這個根本性問題需要一個坦誠的回應。
接下來,問問自己,擁有這個思想、這件物品或這個洞見或處於這個關係裏對你來說是否是感覺正確的?並非問“我可以因為它的益處而去維護它嗎?”而是問“這感覺正確嗎?”這是在呼喚你的體驗,不只是你的想法,因為很多被維護的東西對你並沒有好處,並被證明只是個負擔。
第三個準則是訴諸內識來向你示現該怎麽做。這是很重要的,如果前兩種方式無法產生一個果斷決定的話。在此你要求被示現:“告訴我我需要做什麽。告訴我什麽是重要的。”記住,你只需要一定數量的物品、想法和關係,但它們都必須是非常重要的並且必須擁有巨大價值,因為它們將在思想上和身體上支持你。因此,問題不在於否認所有財產、所有關係和所有想法,又或是對一切來到你面前的東西敞開自己。這是兩個極端。哪一個都不是健康的方式。學習辨識力和識別力是每個人發展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如果這是建立在真正關聯的基礎之上的話。我講的是真正的關聯。
你真正使用什麽財產?哪些是你真正需要的?為何要擁有其他東西呢?什麽想法真正對你有幫助?哪些想法是有深度的和重要的?你為何需要抱持其他想法呢?什麽關係對你的發展以及支持你的靈性成長來說是真正必不可少的?你在關係中做的哪些事情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這種梳理創造了真正的經濟性。經濟性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它給你帶來足夠的活力儲備——時間、精力和動機——以指引你走向更偉大的事情。
那些被太多想法、太多關係或太多財產所主導的人,無法進入理解或成就的一個更偉大舞臺。他們承載著太多的行李。他們的生命是滿的。他們的關注壓倒了他們。他們無處可去。他們所能做的一切就是服務於他們的財產。他們不會再往前走了。他們會被認同為他們的財產,無論它們是物品、想法還是人。他們會被100%地填滿。你無法給他們添加任何東西。沒有任何新東西能夠進入。他們對生命關閉了。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在照看著他們生命的博物館。他們是他們自己生命的博物館館長,記錄著至今為止所收集的一切。一個多麽滿布塵埃而沈悶的存在啊!他們仰望天空,卻沒有看到它。畢竟,如果你的生命是為了維護你的個人博物館的話,那為什麽還要一個宇宙呢?它只是風景而已。為什麽問更偉大的問題呢?為什麽感受到你的痛苦和你對更偉大事物的嚮往呢?
內識的男女希望經濟性,因為他們需要時間來專注於內識以及專注於學習更偉大事物。他們不能因為那些不屬於他們更偉大追求的物品、想法或人而陷入停頓。這就是經濟性,並且這是重要的。當你在大社區內識之路上前進和學習時,各種東西會逐漸地離開你,並非因為它們是壞的,而僅僅是因為它們不再被需要。你無法使用他們。你不想背負大量額外的行李。從某種意義上說,你的生命變得更加流線性。你的負擔越來越輕。現在你能夠承擔更巨大的責任。
正如你從我的陳述裏可以看到的,關於財產的想法比你以前可能考慮過的要更加包融。這一新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大社區內識之路代表著關係的轉化以及向一個新生命和一種新體驗的邁進。如果你背負太多的行李,你就無法進行這一旅程。你只能攜帶你真正需要的東西。這樣你就能夠進步得越來越快、越來越輕鬆,並更少地感受到你拋下的東西的壓制。
當你被呈現一些新物品,或者被賦與機會去購買新東西、獲得新想法、結識新朋友或參加新活動時,問問自己:“我真正需要什麽以及我真正使用什麽?什麽是必不可少的?”這其中的一部分你能夠回答自己。有時你必須訴諸內識,不只是簡單地告訴你答案,因為內識不會參與大量的對話,而是示現它。尤其在做非常重要的決定時,該怎麽辦必須被示現給你,因為一個想法是不夠的。你必須看到它,知道它的價值並看到它和你生命以及你的需要的完全相關性。這是通過示現而到來的。
人們用各種各樣的問題來糾纏內識。他們往往想要積累更多洞見、更多想法和更多人。更多、更多、更多!但是內識是沈默的。內識將要做的,是建立一種學習情境,它將幫助那個人與需要解決的真正問題達成協議。這是因為內識不會像一個跑腿兒的小男孩那樣給你帶來你想要的一切——就像是客房服務!內識是大師。你是學生。然而,人們往往在開始學習時,表現得好像他們是大師而內識是學生。在學習進程中的某個地方,整個權威次序會顛倒過來——這往往是非常緩慢的,而有些時候則出現非常大的跨越。
來自大社區的智慧:第一部裏指出,上帝的第一個宗旨是讓你放下負擔。這聽起來像是一個不錯的想法。但仔細想想它真正意味著什麽。它的真正含義是整個的獲取動機必須被扭轉。如果你在生命裏要去向某個地方,你就不能隨身攜帶一切東西。你只能帶著你需要的東西,這會讓你放下負擔。這帶給你時間、精力、思想自由以及建立新想法和新聯盟的能力。這重新定義並重新導向了你與物質世界裏的事物的整個關係。現在,這種新關係不是基於空想和過去的聯繫。它是基於實用性和真正的價值。這創造了一種與物質世界、與人以及與想法的健康關係。
有些人在想:“我為什麽要學習大社區內識之路呢?我真的不想再讀書了。”其原因是內識之路給你提供了幾件事情去深刻思考,而不是僅僅給你的思想泵入更多的想法讓它保持刺激。思考這一想法:“內識和我在一起。我在哪裏?”你可以在這一個想法上花上很多年。一個想法!你無法窮盡這個想法。它是革命性的。“一個人我什麽都實現不了。”這是另一個革命性的想法。它能夠改變世界,如果它能被深思並被允許去改變你對你自己和對世界的體驗的話。這樣,你不再是你所擁有的東西。你在向某種作為所有生命的指導原則的隱形而神秘的東西看齊。